为了自己的梦想,做你当下想做的事情

推荐人:一米阳光 来源: 网友推荐 时间: 2015-05-23 16:24 阅读:
  赚到了钱,有了名利,稳定工作,买了车房,才会被人看得起,才能获得踏实,安心,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其实这些不过是幻想。

  网上流行了一位总裁的遗言自述,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我觉得很好:作为一个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裁,我曾经叱咤商界,无往不胜,在别人眼里,我的人生当然是成功的典范。但是除了工作,我的乐趣并不多,到后来,财富于我已经变成一种习惯的事实,正如我肥胖的身体——都是多余的东西组成。

  此刻,在病床上,我频繁地回忆起我自己的一生,发现曾经让我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会名誉和财富,在即将到来的死亡面前已全部变得暗淡无光,毫无意义了。

  我也在深夜里多次反问自己,如果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价后,已经失去了价值,那么我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即我一生的金钱和名誉都没能给我的是什么?有没有?

  黑暗中,我看着那些金属检测仪器发出的幽绿的光和吱吱的声响,似乎感到死神温热的呼吸正向我靠拢。

  现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也许是感情,也许是艺术,也许只是一个儿时的梦想。

  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写照。

  上帝造人时,给我们以丰富的感官,是为了让我们去感受他预设在所有人心底的爱,而不是财富带来的虚幻。

  我生前赢得的所有财富我都无法带走,能带走的只有记忆中沉淀下来的纯真的感动以及和物质无关的爱和情感,它们无法否认也不会自己消失,它们才是人生真正的财富。

  “财富于我已经变成一种习惯的事实”这是成功人士的话语,也是普通人梦寐以求追寻的目标。

  也许过10年、20年,你也会觉得,你曾经梦寐的东西变成了习惯。就像每个月没用完的500分钟电话费一样,因为你不知道打给谁,也不想打。

  情境变了,曾经拥有的再拥有的时候已经体验不到幸福。

  我们所处的每个情境,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资源和短板。我们小的时候,有童心但没钱,我们读大学的时候有激情但没钱,我们毕业后有想法但没钱,我们有钱的时候蓦然发现:什么都没了。人上了年纪,就什么都不想干了。

  然后在垂暮之年遗憾:为什么我在没钱的时候不去做这些事。为什么要让安全感阻碍了我想去做的事。

  我觉得情境比钱和名利都重要,比安全感也重要。情境就是我们当下时间所处的环境,包括我们的年纪、心态、朋友、资源。这些才是限制一个人快乐的因素,钱和名利都不是。然而我们总是盯着这一点没有的东西,在拼命消耗已有的东西。这感觉像是:花了五千兵甲攻下了一个山头,突然发现***的,什么都没有,只是看起来很高。

  《为学》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等到舟足粮足再去做的时候,会发现:你在该做的年纪都没做。当你都有了的时候却发现:迈不动腿了,不想了。终究不如“一瓶一钵”的过得快乐。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可能就是没有比有更容易快乐。

  所谓知足常乐,就是利用你有的东西去做你这个年纪该做的事,还能想做的事。而不是等着所有资源都具备了才去做。

  感悟:身外之物总是让我们裹足不前,总是让我们双眼迷离,错失生命中最宝贵、最美好的东西。但人又总是这样,不到一定时候、不经历一些世事,就跳不出那个圈子、跳不出那个格局,最终蹉跎抱憾。(作者:小帆子)

赞助推荐